首頁 新聞 馬克·萊德勞的賽博龐克故事登上Netflix《愛 x 死 x 機器人》

馬克·萊德勞的賽博龐克故事登上Netflix《愛 x 死 x 機器人》

作者 : Eleanor Sep 08,2025

Marc Laidlaw,前Valve作家現轉戰音樂創作

在成為《戰慄時空》背後Valve的故事架構師之前,1981年時年21歲的Marc Laidlaw寫下了《400 Boys》這部作品。這顆賽博龐克明珠最初刊登於《Omni》雜誌,其後才在Bruce Sterling具影響力的選集《Mirrorshades》中獲得更大關注。諷刺的是,Marc在其網站中提到,這部早期作品的讀者數量可能超越他其他任何創作——除了他為《Dota 2》賽季撰寫的文案。

後啟示錄的重生 ###

時隔四十餘年,Laidlaw的反烏托邦願景在Netflix《愛 x 死 x 機器人》中重獲新生。這集由艾美獎得主Robert Valley(代表作《齊瑪藍》與《冰》)執導,將Laidlaw筆下幫派鬥爭的故事轉化為驚豔的動畫短片,並由John Boyega獻聲演出。

「這個點子真的是我在經過演唱會海報時突然想到的,」Marc回憶道,「那些樂團名稱讓我著迷——我想創造出同樣充滿能量的東西。幫派名稱成了我發揮命名創意的出口。」

這場意外的復活可追溯至15年前與Blur Studio創辦人Tim Miller的中斷合作。當計畫停擺後,Marc注意到Miller參與了《愛 x 死 x 機器人》中改編J.G. Ballard《溺斃的巨人》的獲獎單元。「那展現了真正的遠見,」Marc評論道。

《400 Boys》於《愛 x 死 x 機器人》中的劇照

創作進化論 ###

自2016年離開Valve(他幽默稱之為「退休得太認真」)後,Marc擁抱了新的創作形式。「在我投入遊戲產業期間,出版環境已劇烈變化,」他反思道。由於無法獨力開發遊戲,他轉向音樂作曲,並意外透過《戰慄時空》檔案資料找到新聽眾。

最近的《戰慄時空》紀錄片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情緒釋放。「它幫助我為那個篇章畫下句點,」Marc分享道,「與前同事們重新聯絡具有療癒效果——多數人也早已開啟新人生。」

儘管對遊戲寫作機會保持開放態度(「小島知道去哪找我」),Marc坦言業界認知與現實存在落差。「大家以為我會交出大段文字,但《戰慄時空》的優勢恰恰在於克制。」近期收到的手機遊戲敘事邀約也未能引起興趣。

關上Valve篇章 ###

當被問及假設性參與《戰慄時空3》的可能性時,Marc態度明確:「那艘船已經啟航。」他理解需要新鮮視角:「不能總讓老班底說『G-Man不會那樣做』。《艾莉克絲》證明新團隊能同時尊重經典與創新。」

63歲的Marc現在更珍視自己作為過往創作守護者的角色,而非實際開發者。「《400 Boys》代表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階段,」他沉思道。這次Netflix改編展示了早期作品如何迎來驚喜的第二春——或許也預示著他Valve時期創作未來可能的改編命運。

「我很幸運能乘上這些文化浪潮,」他總結道,「先是賽博龐克崛起,接著是《戰慄時空》爆發。現在看著21歲寫的故事被動畫化?這真是段奇妙的旅程。」